2019年4月19-21日,第五届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高峰论坛在济南举办。
此次盛会是以心理服务于社区发展为主题所召开的,致力于对国家心理健康相关政策分析心理学会工作导向,并为广大心理服务机构运营者、心理服务从业者点睛工作方向,传递服务宗旨,也是对于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的进一步推动。
上午九点,大会尹始,由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杨海波教授主持,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高峰强、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院长白学军教授致开幕词。
其中,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峰强教授特别指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一个人发展的两翼”,接着白学军教授在致辞中通过对十部委文件中提出的“关怀民生,关系民心”,也同样彰示了加强心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其中,白学军教授从“如何加强社会心理的引导和模式创新”、“如何健全社会心理的教育体系建设”、“如何改进社会心理管理机制”,三方面做主要分享。
展开剩余76%致辞结束后,由白学军教授开启题为“新时代下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训机制”的讲说,白学军教授主要从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入手,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政策知识盛宴,从政策出发,让大多数心理服务机构从业者在新时代下站稳脚跟。
白学军教授重点从“为什么要开启试点工作”、“怎样开启试点工作”两方面做主要的演说,另外再对“怎样开启试点工作”演说中,白学军教授强调要加强医疗服务、社工队伍、心理咨询人员队伍建设,其中通过“翟天临事件”,强调作为一个心理学教育领域从业者,要求要做到“四个统一教书于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问道于关注社会、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四个引路人—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
接下来由首都医科大学杨凤池教授开启“行业与专业视角下的中国心理学”的主题演说,杨凤池教授从“心理咨询师如何入行”、“心理咨询师如何执业”、“心理咨询行业现状”、“心理咨询师的基本素质”、“心理咨询师如何发展”、“心理咨询师的从业倦怠”“心理咨询师如何生存”几大方面开启此次演说。
“张老师”基金会董事长张德聪老师带来的:心理服务的本土化探究与实践。开场通过六个经典的小案例带大家探索对心理及心理服务行业的认知,让人感同身受,并深刻的感知心理如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身体感冒找生理医生,心理感冒找心理卫生服务专家(心理医生)。由此带领我们从十大方面通过台湾基金会及成长分享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最后也是通过生动的讲演让我们对咨询师领域有了更高层面的了解。
下午尹始,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林平光老师带来的:未来5—10年,百万心理社工的职业前景课程。
林老师针对心理社工群体的趋势、道路、分布、模式等几部分,通过心理社工的需求、发展、探索、成型等内容,结合18年十部委文件中规定的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体系,多维度诠释当代心理社工的职业前景及发展方向,给下午的会议起了一个完美的开篇。
新技术与“心”革命,是接下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老师带来的课题分享,刘老师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与救援”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带我们深入了解突发事件对人体身体及心理上的情绪危害,因此,心理救援迫在眉睫,通过专业人员的评估和干预,从救助阶段、安置阶段及重建阶段等方面去解决对自我生命的救援。
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大会是学习“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召开的全国心理学行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会议,此次大会为心理学服务机构的长远发展持续助力,为心理学更好地服务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大会经过深入研讨,认为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后期需要在下方面做出重要举措: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开展全国性培训课程,培育心理咨询人员队伍,开展实践操作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定期开展督导,全面提高我国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规范化服务。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配资十倍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