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天热失眠,中医多叫 “水火失济”。
心属火,本应往下走温肾水;肾属水,本应往上走润心火。
夏天出汗多、贪凉、熬夜,容易让 “心火上炎、肾水不足”,水火不相容,就会失眠。
今天给大家说三个穴位,它们能一步步让水火 “重新碰面”,让咱们沉沉睡去。
(戳上图,可进店)第一步:复溜穴 “补水”
复溜穴是足少阴肾经的 “经穴”,经穴主 “经气旺盛”,能增强经络气血。
而肾主 “水液代谢”,肾水就像身体的 “冷却水”,能制约心火。
夏天出汗多,而“汗为心液”,汗多会间接耗伤肾水。
且夏天天热,熬夜的人远比冬天的更多,“熬夜伤肾阴”,也会让肾水不足。
就像冷却水少了,心火没东西制约,自然往上窜,让人烦躁、失眠。
图片
复溜穴的作用是 “滋补肾阴、固摄水液”:
把单联的镂空艾灸罐绑在脚踝内侧上方的复溜穴,能激活肾经气血,让肾水慢慢充盈。
昨天有个朋友没有艾灸的条件,就用手按揉复溜穴,按完会觉得 “喉咙润”,就是肾水充盈的表现。
肾水足了,才有 “资本” 去制约心火 —— 这是解决失眠的基础,就像先给 “灭火” 备足水。
「复溜穴」:最内踝的最高点和脚后跟连线的1/2处,往上2寸。
图片
第二步:内关穴 “搭桥”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 “络穴”,络穴能联络其他经络,相当于是两条经脉之间的桥梁。
且通 “阴维脉”,阴维脉主 “维系阴经”,能连接心、胸等部位。
中医说 “心藏神”,失眠多是 “心神不宁”,而心神不宁常因 “心火上炎、肾水不济”。
心火往上飘,肾水往下沉,这俩 “不碰面”,就像 “上下不通”。
内关穴的厉害之处在于能 “沟通心肾”:
心包经代心受邪,内关穴能疏导心包经的淤堵,让心火 “往下走”;
同时它通过阴维脉连接肾经,能引导肾水 “往上走”。
就像在上下之间搭了座桥,让心火和肾水 “相遇”,中医把这个,叫 “水火既济”。
睡不着时,把蓝色艾草精油或者润肤乳,涂抹在手腕内侧,用纯铜刮痧板在手腕和手肘中间刮痧,刮痧后会觉得 “胸口松、念头少”。
这是心神安宁的信号,因为水火和了,神就稳了。
「内关穴」:手腕横纹往上2寸,两条大筋的中间。
图片
第三步:涌泉穴 “引火”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 “井穴”,井穴是经络的 “起点”,能引经气归元,比如艾灸后经常上火,就可以单独艾灸涌泉穴,把火气引导下来,避免自己上火。
且涌泉穴位于脚底,是身体的 “最低点”。
要是前两步做完还失眠、脚心发烫,多是 “虚火上浮”。
是自己肾水虽有,但虚火太旺,像 “热气球” 一样往上飘,聚在胸口、头面,让人后半夜睡不着、手脚心热。
图片
涌泉穴能 “引火归元”:
把全能艾灸罐绑在脚心艾灸时,能通过肾经把上浮的虚火 “拽回肾里”。
肾是 “水火之宅”,能收纳虚火,就像给热气球系上绳,把它拉回地面,虚火往下走了,上头的燥气就少了,人自然能安睡。
尤其适合 “上热下寒” 型失眠(上头燥、脚下凉),按完脚心暖、上头凉,正是虚火归元的表现。
简单说:复溜穴先补 “灭火的水”(肾水),内关穴再搭 “水火相遇的桥”(心肾沟通),涌泉穴最后拽回 “乱跑的火”(虚火归元)。
从根源到通路再到收尾,一步步让身体 “水火平衡”,失眠自然就好了。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十倍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